雙重奏:譚平回顧展: 上海西岸 余德耀美術館

余德耀美術館將於 2019 年 6 月 15 日推出藝術家譚平的回顧展「雙重奏」,由著 名美術史家、藝評家巫鴻擔任策展人。本次展覽是對藝術家譚平 35 年創作生涯 基於當下的一次回溯和梳理。展覽中 40 余件繪畫、版畫、場域繪畫及視頻,追 溯藝術家的成長、生活和思考歷程,經由個體生命的經驗和視角觀察其個人藝術 的演變。

僅以一刀刻劃出的作品《+40cm》,簡潔的白線貫穿余德耀美術館 55 米長的展廳 一側,而與之相對的另一側,由 5 組 30 件作品所形成「行動與思考的交疊線」, 打破線性敘事,見證藝術家對媒介和語言的探索歷程。有別於其他回顧展,「雙 重奏」不以時間性的單向邏輯呈現,而是以藝術家特有的思維和工作方式切近對 語言和現實的理解。譚平作為重要的中國當代藝術家之一,他的成長始終在中國 當代藝術發生、發展的現場當中;而他對始終陪伴左右的創作形式——版畫和繪 畫這兩種語言和媒介的探索,恰恰又與時代的精神軌跡形成了同樣的雙重交錯。

展覽始於譚平進入中央美術學院以前的作品,第一張版畫《我們都是毛主席的紅 衛兵》(1974 年),以及第一張水彩《無題》(1972 年)描繪了藝術家的家鄉承德 避暑山莊。1980 年,譚平正式進入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學習;1984 年,他畢業 留校任教。學院學習期間,他就開始關註表達內在認識的主題,警惕宏大歷史敘 事,思考藝術創作與主體精神之間的深刻關聯性。1984 至 1989 年期間,他的創 作開始簡化「具體物象」,抽取更為主觀自覺的表達,比如木板丙烯《長城》(1987 年)、版畫《視覺》(1987 年),有意識地表達都市困惑,探討時間的確定與不確定性。1989 年,他前往柏林藝術大學留學。五年德國學習期間,他更加警覺於 對東西差異、文化沖擊的反思,開始更深刻地思考自我身份。從這個階段的創作 可見,如油畫《平衡》(1993 年)和多幅銅版畫《無題》(1990-1992 年),他已 經開始嘗試版畫「獨幅性」的探索,不斷嘗試賦予版畫創作過程更多開放性。一 直到 1996 年左右,這期間的很多版畫作品既是一個完整的系列,也可以無止境 地延續下去,開啟他對「銅版畫概念的修正期」。

1994 年 6 月,譚平在德國獲碩士學位和 Meisterschule 學位後返回中國。1995 年,他作為美院青年教師開始籌建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專業,參與設計學院課程設 置;其中,造型基礎課程包含平面設計和建築與環境藝術,強調創造力和思維訓 練。在設計學院任教期間,因教學和課程體系的需要,他越發重視對媒介材料邊 界的研究和實驗,其個人作品也更加強調物性的有機關系與多元融合。2004 年,面臨父親的病痛而激起對生命主題的關註,如展覽中的作品《美麗》(2008 年) 與《誕生》(2008 年),有機細胞成為這個階段具象的題材,不斷出現在不同的 作品當中。2005 至 2008 年,這個主題從最初的「具象細胞」轉向藝術家對自我 身份、傷害、生命等問題更深入的思考,有意識地把個體生命經驗放置於社會、 歷史和文化的脈絡中。個體肩負的社會責任和藝術家創作的語言體系不再是疏離 的關系,不同身份的交織讓他更加焦灼地思考藝術的社會意義。2008 年以後, 他進一步強調色域、時間、身體意識,逐漸匯聚成《覆蓋》系列(2008-2018 年), 並延續至近些年他主要進行的「場域繪畫」系列(2016-2019 年)。這些作品匯 集了譚平大量復雜的思考與體悟,其中既有對改革開放時代洪流的語言反叛,也 有對意識形態化的主動疏離;在接受觀念藝術啟發的同時,藝術家對個體本能及 生命在場的堅持;在語言探索層面不斷從中心走向邊緣與空白,把藝術置入更開 放的時空關系中去考量。

對於藝術家創作的特點,策展人巫鴻說到:「譚平 30 余年的藝術探索——一個充 滿線條和色彩、形象和旋律、行動和思考、『頓悟』和『漸悟』的互動與深化的歷程。而在這一歷程中起到關鍵作用的,則是油畫和版畫之間連綿不斷的『雙重 奏』。」他的創作道路始終在這兩種媒介之間切換,展覽中成組展示的油畫與版畫 作品交互並置,讓我們得以觀察譚平如何通過對這兩種藝術形式持久而深入的挖掘,構建出屬於其個人的鮮明個性與獨特邏輯。

此次展覽中,最為簡約卻又極具視覺沖擊的作品是木刻版畫《+40m》,藝術家采用單純而原始的形式,以一把圓口木刻刀,歷時 6 小時,全神貫註,一氣呵成。 刻刀與木板接觸的瞬間如同劃開彈性的皮膚,徐徐行刀,不斷前行,以刀代筆, 沈入生命的「時刻」。在筆直通道般的展廳內,觀者必須從起始的這端,跟隨藝 術家的身心一同前行,走向作品深處,與遙遠的另一端重合,體驗特定時空中生命「在場」的經驗。而更為貼近譚平當下藝術思考的是第二個展覽空間所呈現的 「場域繪畫」系列作品。2014 年開始,譚平的創作刻意融合空間、時間、行動 和在場等要素,「場域繪畫」成為其重要的創作形式。他將畫室未完成的「作品」 有計劃地置入特定的展示空間,藝術家在現場佐以身體律動,將畫面中的色塊和 線條向畫外的白墻蔓延,畫面與白墻之間有縫合,有滲透,有對空間尺度的考量, 也有預謀的失控。消解畫面邊緣逐步成為譚平創作的核心。

展覽最後是創作於 2014-2015 年間的素描作品《彳亍》的記錄視頻。該系列炭筆素描是譚平利用工作間隙或瑣碎時間所完成的。他刻意限定每張素描完成時間不 超過兩分鐘,使作品如同時間碎片,記錄藝術家內心諸多微妙變化的瞬間。素描過程中,沒有預設指向,任炭筆自由遊走、生長,直至抵達創作者內心,與之坦 誠相見。這種創作所伴隨的不確定性,更能激起藝術家無限的生機與創造力。

《彳亍》錄像中,炭筆遊走紙張的聲響,正巧與縈繞在第一空間《+40m》刀刻入 木板的聲音同時進行,呼應展名「雙重奏」。這是一場視覺與聽覺、版畫與繪畫、 大時代與個人創作歷程的合奏篇章,我們藉此得以「視聽」譚平用其藝術創作所 譜出的人生歷程。藝術媒介的交互和拓展,個體與時代的觸動和撞擊,個體差異性與普適性不斷交織、激蕩、共鳴,激起藝術家視覺表現的確定與不確定性空間,同時也給當代藝術的宏觀形式實驗和概念探索提供一個獨特的案例。